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危机事件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一说到危机公关,能想到的案例大多是失败案例。毕竟危机这事每次都来势汹汹扑朔迷离。说到处理危机,经常提到的法宝就是态度!态度!态度!今儿除了"态度"说点别的,找了些近两年的危机案例,从危机处理的雷区、危机处理的应战要素去展开,为的就是切记别人犯过的错误,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一.处理危机的5大雷区
各大品牌主在处理危机的时候最容易踩以下雷区,切记之后一定要避开。
正面掐架
当品牌主坚持以强硬态度去面对大众和媒体,并公开掐架,最终绝对捞不着一点好处。这个举动不仅不会减少负面,还会激化矛盾,衍生出新危机。输了面子又丢里子之后往往会埋下更深的隐患,例如被消费者用户离弃,被媒体挖出更深更猛的料。
水军洗地
发生负面后是不是特别想要通过买水军来引导舆论方向,盖住负面言论。这种低级的欲盖弥彰简直是低估了网络大众的智商和能力,一个不小心再弄出一个造假的丑闻,火还没灭就浇了一桶油。
大肆删帖
删评论删帖这种行为最容易激怒大众,毕竟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谁都有发言权,而被擅自剥夺自身权利后愤怒的人们不知道会爆出什么样的能量做出更加有冲击力的事情,如果线上吐槽演变成线下游行,那个时候事件放大恐怕会惊动更多品牌主打死都不想惊动的人。
员工乱喊
所有员工中最要命的莫过于高管,之前就有某品牌公关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爆粗攻击竞品。作为企业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不仅仅是个人,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形象,当员工做出类似行为就等于在大众面前暴露企业的缺失。
强迫发声
很多企业会强行要求员工发朋友圈,发微博为企业说好话,这里往往忽略了社交账号实际是员工私有财产,并非公司的财产。如果员工真心爱公司,出自于真心皆大欢喜,如果员工是被迫的,无疑埋下了一颗暴动的种子。

